• 首页
  • 信息公开
    财务披露 品牌宣传 制度/报告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精准帮扶 健康福祉 优质教育 慈善活动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资金捐赠 物品捐赠 志愿者服务捐赠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简介/捐赠账号 荣誉大事记 完善治理 组织架构 合规文化
  • 新闻资讯
    慈善资讯 机构动态 专题报道 冠基风采 视频新闻 疫情新闻
  • 我要公示
登录 注册
新闻资讯
网络公益前景无限 公益心带来“正能量”
2014/02/21
1210

3.png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将至,青岛等地部分爱心团队日渐活跃,频频通过网络开展公益活动,再次引发人们对网络公益事业的热议。

有关人士认为,网络公益活动具有快捷、便利、无界限和低门槛优势,非常便于积沙成塔、扶危济困。不过,当前急需完善团队自身管理和提高网络公益事业监管水平,化解网络公益团队的公信力瓶颈,才能让爱心通过网络流传得更久远。

团队繁多 鼠标一点献爱心

2014年1月12日,在青岛台东步行街,一群头戴“蒲公英”徽标小帽的志愿者们,正在开展募捐活动。短短四个小时,志愿者们便募集善款7707.7元,当场交到受助人葛静手中。葛静感动地说:“感谢素昧平生却能尽心帮我的每个人,你们让我有勇气继续迈步前行!”

原来,去年11月19日早晨,外来打工女孩葛静的母亲被一辆汽车撞倒,至今昏迷不醒。由于交警目前还无法认定责任,母女俩只能自己承担医药费,至今已花费数十万元、负债累累,日常生计已无法维持。

“蒲公英”公益志愿者中心(青岛站)的志愿者了解并核实了葛静的有关信息后,在QQ群里发布了募捐信息,并在线下开展了募捐活动。“蒲公英”成立于2010年11月,在青岛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在全国42个城市建立了83个QQ群,通过QQ群开展公益活动。目前,“蒲公英”经常在线网友有七八千人。

记者了解发现,近年来,网络公益团队及其活动层出不穷。登录互联网搜索“网络公益团队”,检索到的团队、组织数不胜数,名目繁多。

以青岛为例,根据网络管理部门的统计,目前青岛地区就涌现出“网事如歌”、恒爱公益团队等网络公益团队39支,它们主要通过青岛新闻网、青岛网络电视台、半岛网等网站的社区论坛以及QQ等网络平台,线上线下互动,频频发起敬老帮孤、义诊义演、登山环保、心理辅导等公益活动。

网络公益 好事办好不容易

记者了解发现,从全国范围看,受当前网络生态以及团队自身因素的影响,网民对网络公益团队开展的活动褒贬不一,还有不少网民质疑、抨击,认为网络公益华而不实,甚至可能是诈骗。“把好心落实、把好事办好,还真不容易。”“蒲公英”发起人宿来正说。

宿来正说,当前,借网络募捐之名行诈骗之实的网络“公益活动”不时出现,极大伤害了网络公益事业的公信力。因此,团队发起的一些网络募捐活动开始后,总会有网民跟帖质疑:“还是来点实际的吧”“线下买买彩票也算作贡献了,还有机会成就自己。”

网络公益团队的自身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推进。“网事如歌”爱心团队发起人孙东生说,公益团队成立之初都面临一个瓶颈,即网络知名度。在当前信息如潮的网络环境中,爱心团队较难有效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仅靠自发积累,知名度提升不够快,参与的网民不够多,公信力就难提高,甚至被人误解。一些团队长期无作为,终至慢慢消解。

团队缺运作规范或规范不为网民所熟悉,都会影响公益活动开展。恒爱公益团队发起人刘赛杰说,有一些团队组织不够稳定,成员经常变更,更替衔接也不顺畅,容易让人产生不信任感。此外,一些团队对于募捐信息没有说明搜集、核实和发布规范,一些团队没有及时公布网民捐赠的钱物明细,这些都使团队组织的公益活动公信力打了折扣。

前景无限 公益心带来“正能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沈阳说,我国网络爱心公益事业发展前景无限。通过网络新媒体撒播爱心、传递正能量,时尚、新颖、快捷,很容易一呼百应、形成集群效应。网络公益要蔚然成风,还需要团队强身壮骨、政府部门引导监督、网民信任参与三者有机结合推进。

长期跟踪青岛网络公益行为的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宋守山认为,网络公益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一是倡导量力而行,主要鼓励心智成熟,生活稳定,公益活动和工作、家庭没有冲突的人士参加,才能使爱心团队组织稳定、成员流失少。二是规范并公开捐助对象信息收集、核实、发布整套流程。三是募集资金管理得当。

宋守山说,近期,如“蒲公英”等一些团队,当天便把募集到的善款,由团队现场清点、共同签字,然后送给在活动现场的受助对象或其亲属,同时列出捐款清单挂到网上,比较容易取信于网民。

同时,政府部门加强对网络公益团队的引导监督,对其健康发展依然意义深远。有关人士提出,民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建立完善政府部门与网络公益团队的沟通协调机制,依法将团队活动纳入政府部门监管,使其活动得到政府部门“兜底”,同时还应依法通过表彰等方式提高团队公信力。

青岛大学教授刘忠世说,公民的公益心也应该与网络充分良性互动、共同加速成长。网络门槛低,为经济能力有限的草根阶层参与公益提供了广阔空间,不仅发挥了公益活动扶弱助困的作用,也满足了草根阶层的社会参与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并在互动中提高了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当他们的爱心善行借助网络传播时,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都会得到提升。”刘忠世说。

来源:(新华网)

  • 信息公开
    • 财务披露
    • 品牌宣传
    • 制度/报告
    •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 精准帮扶
    • 健康福祉
    • 优质教育
    • 慈善活动
    •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 资金捐赠
    • 物品捐赠
    • 志愿者服务捐赠
    •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 简介/捐赠账号
    • 荣誉大事记
    • 完善治理(理/监事会)
    • 科学管理(秘书处)
    • 加入我们
  • 新闻资讯
    • 慈善资讯
    • 机构动态
    • 专题报道
    • 冠基风采
    • 视频新闻
扫码关注深圳市慈善会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友情链接:后台管理系统入口
主办单位:深圳市慈善会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12号中民时代广场B座3楼 邮编:518112
Copyright © 深圳市慈善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0400号 咨询热线:0755-82470109 Powered By 公益啦 技术支持:400-995-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