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信息公开
    财务披露 品牌宣传 制度/报告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精准帮扶 健康福祉 优质教育 慈善活动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资金捐赠 物品捐赠 志愿者服务捐赠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简介/捐赠账号 荣誉大事记 完善治理 组织架构 合规文化
  • 新闻资讯
    慈善资讯 机构动态 专题报道 冠基风采 视频新闻 疫情新闻
  • 我要公示
登录 注册
新闻资讯
揭穿八种经典行乞骗局
2013/06/18
2655

10.png

\

日前,实名认证为上海松江公安分局警察的网友“泖港小警察”发布微博称,在上海地铁九号线的地铁乞丐男自述,“最近抓的严,效益差,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就能挣个千把块。微博引发热议,有多名网友甚至笑称“求转行”。

事实上,在广州街头,也不乏这样的职业乞讨者:丈夫遭遇车祸的孕妇,被遗弃的脑瘫儿……

日前,广州日报记者联合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对市内行乞骗局进行调查,揭穿了街头行乞八大经典骗局。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以下简称市区分站)负责人称,广州是一个慈善氛围浓厚的城市,而这些行乞骗局正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骗取钱财,个别租借、控制病疾儿行乞的举动已经触犯法律,应予严惩。

据了解,目前广州街头的流浪汉九成以上是职业乞讨者。市区分站呼吁,如市民遇到流浪者求助,可以酌情给予物质支援,如食物、饮用水、御寒衣物等,并劝导其尽快到救助机构求助。最好不要直接给予现金,“城市行乞家乡建房不是传闻,是确有其事。”市区分站负责人表示,根据过往近十年的跟踪调查,个别在珠三角流浪的职业乞讨者月入逾万元。

1

经常丢钱包的女孩

一个女孩在街头乞讨,用粉笔写着:钱包丢失,只要8元乘车返乡。被揭穿后该女子竟然得意地说:“我每个月赚的钱,和公务员工资差不了多少。”

真相:

市区分站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是“最低成本”行乞方式,个别连举纸牌,写粉笔字都不必,直接在路边拦截路人行乞。曾发现行乞者向路人借用手机,伺机将手机抢走。

2

怀揣海绵假扮孕妇

一个孕妇跪在路边,泪流满面地向路人哭诉,自称是某学校的教师,已怀孕5个多月,近日丈夫遭遇车祸,生命危殆。女子还将教师证和一叠某知名三甲医院的病历本展示出来,以证明自己的悲惨经历。

真相:

经调查,该名女子既不是孕妇,也不是教师。她将成团海绵捆在腹部假扮有孕。而教师资格证则是花20元在岗顶买来的假证。

 

3

缺足残疾人原来会跑步

在上下九步行街,一个衣衫褴褛、满脸胡碴的残疾人趴在人行道中央行乞。他特意将左边空空荡荡的裤腿展示出来,令人不禁心生怜悯。路人见状,纷纷解囊,将1元、5元、10元投到他面前的铁碗里,不到两小时,碗里装了近300元。

真相:

到傍晚,人流稍为减少的时候,这个残疾乞丐先是以手撑地挪到路边阴暗处,然后,快速变装,站起来汇入人流。原来,他并非残疾人,“缺失”的左腿是故意把小腿与大腿折捆起来装扮而成。

4

捧着父母骨灰盒

乞求返乡钱

“请大家行行好!救救我们这对苦命姐妹吧!”两名口音浓重的年轻女子跪在人来人往的天桥上,头扎白布,其中一人怀抱着一个用白布包裹的骨灰盒。她们不住地叩头,用哭腔行乞,请求路人施舍回乡埋葬父母的路费。

真相:

经调查,这两名女子父母均健在,在家乡务农。两人在广州以行乞方式谋生,每月寄两三千元“工资”回乡。

5

老伴病危乞求医药费

一对中年男女在某三甲医院附近行乞。男子一边向路人磕头,一边连声道谢:“多谢好心人!多谢活菩萨!”他身旁,躺着一个面色蜡黄的中年妇女,还用棉被裹得严严实实。

真相:

经调查,“患有绝症”的妇人原来身体健硕,蜡黄的脸色,干裂的嘴唇都是化妆而成的。

6

假孤儿滚滚车流中下跪乞讨

在中山一立交上,车流不息,一旦交通灯变换为红灯,一个小男孩立即冲到私家车前,跪下来,举起一张纸牌行乞。纸牌上写着他的悲惨身世。他们多数自述,自小遭父母遗弃,或来穗后与父母失散,又或者来穗寻父母未着。

真相:

市救助站市区分站联合警方展开调查,发现这几名小男孩由三个成年人操纵控制,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三名成年人将他们带到该路段强迫行乞。

7

租来贫家脑瘫儿

扮单亲妈妈

一名妇女抱着一个脑袋巨大、脸色青白的孩童,跪在英雄广场上,向过往路人行乞。妇人乡音较重,一直抱着孩子,不断地抹着眼泪,行人多时,她开始嘭嘭嘭地叩头。

真相:

在救助人员表示可为她提供帮助时,她断然拒绝了。其后,经过调查,救助人员发现,妇女怀抱的脑瘫儿,是从农村贫穷人家租借来的,每日租金30元,而这名女子行乞一周即可得到1000多元。

8

“高材生”

马路边乞讨学费

留着长马尾,捧着英语书,一个样貌清纯、学生装扮的女孩子坐在天桥上行乞。“自小丧母,经常遭后母打骂。考上名牌大学,父亲却患上绝症,用尽了家里的积蓄,今后的学费怎么办?”女孩一边哭诉,一边从书包掏出一沓优秀学生证书、英语比赛奖状。有路人听其哭诉而落下同情的眼泪,留下200元给她。

真相:

经过调查,市区分站发现,女孩并非名牌大学学生,仅有小学文化水平。而那一沓优秀学生证书、英语获奖证书也是花数十元买来的假证书。

  • 信息公开
    • 财务披露
    • 品牌宣传
    • 制度/报告
    •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 精准帮扶
    • 健康福祉
    • 优质教育
    • 慈善活动
    •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 资金捐赠
    • 物品捐赠
    • 志愿者服务捐赠
    •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 简介/捐赠账号
    • 荣誉大事记
    • 完善治理(理/监事会)
    • 科学管理(秘书处)
    • 加入我们
  • 新闻资讯
    • 慈善资讯
    • 机构动态
    • 专题报道
    • 冠基风采
    • 视频新闻
扫码关注深圳市慈善会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友情链接:后台管理系统入口
主办单位:深圳市慈善会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12号中民时代广场B座3楼 邮编:518112
Copyright © 深圳市慈善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0400号 咨询热线:0755-82470109 Powered By 公益啦 技术支持:400-995-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