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信息公开
    财务披露 品牌宣传 制度/报告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精准帮扶 健康福祉 优质教育 慈善活动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资金捐赠 物品捐赠 志愿者服务捐赠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简介/捐赠账号 荣誉大事记 完善治理 组织架构 合规文化
  • 新闻资讯
    慈善资讯 机构动态 专题报道 冠基风采 视频新闻 疫情新闻
  • 我要公示
登录 注册
新闻资讯
【公益知识】做义工,如何克服心理疲劳?
2013/06/14
3166

5.jpg

很多义工都知道,义工是义务性工作,是不求酬劳的奉献工作。我相信,很多人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担任义工。担任义工不仅没报酬,往往还要奉献业余时间,甚至出钱出力,这样的奉献很值得赞叹。

担任义工常因热情或热诚开始,然而热情易发,想要持久却不易。热情冷却后,还能继续留在义工团体中欢喜付出的就更加珍贵了。有些人一开始欢欢喜喜,可参加义工工作一阵子后,对如何推动义工工作常出现争执,而后,对义工工作开始失去热诚,只是被动地依着他人的步调行动。然后,对义工大集体的向心力愈来愈差。

可以说,这个过程都与义工对义工团体的特质认识不清、对义工工作认知不足,以及自我调适不良有着一定的关系。

虽然义工都是来奉献的,但参与义工的人又有着不同的原因。他们并不求有形物质或金钱的报酬,但在义工工作中,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在付出中收获着。

义工团体是由许多不同生活背景与个性爱好的个体组成。每位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独特的思考模式及处理事情的习惯。因此,义工团体是异质性很高的团体,我们没必要企盼每位成员对事情都有一致的想法与做法。能认识到义工团体成员的多样性,应该是参与义工工作最首要的“异中求同”的能力。

在义工奉献的过程中,应该是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

义工服务机构很少有专职(带薪)工作人员,也就是说,包括组织者在内,人人都是义工,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因此,义工对所属机构应抱建设性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策划和组织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

对于义工工作,义工在决定参与某项服务前,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是否相符,对工作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义工不可轻率作出承诺,但对承诺的服务必须尽心尽力完成,如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覆行承诺的应做好解释工作。

对于服务对象,义工应持互相帮助的平等精神,不应有“施予”的态度,应尽量了解服务对象,明白其真正需要。常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在提供服务时,应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见,不应用自己的想法去套别人。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不应随意公开服务对象的情况或资料。

  • 信息公开
    • 财务披露
    • 品牌宣传
    • 制度/报告
    •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 精准帮扶
    • 健康福祉
    • 优质教育
    • 慈善活动
    •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 资金捐赠
    • 物品捐赠
    • 志愿者服务捐赠
    •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 简介/捐赠账号
    • 荣誉大事记
    • 完善治理(理/监事会)
    • 科学管理(秘书处)
    • 加入我们
  • 新闻资讯
    • 慈善资讯
    • 机构动态
    • 专题报道
    • 冠基风采
    • 视频新闻
扫码关注深圳市慈善会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友情链接:后台管理系统入口
主办单位:深圳市慈善会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12号中民时代广场B座3楼 邮编:518112
Copyright © 深圳市慈善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0400号 咨询热线:0755-82470109 Powered By 公益啦 技术支持:400-995-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