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信息公开
    财务披露 品牌宣传 制度/报告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精准帮扶 健康福祉 优质教育 慈善活动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资金捐赠 物品捐赠 志愿者服务捐赠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简介/捐赠账号 荣誉大事记 完善治理 组织架构 合规文化
  • 新闻资讯
    慈善资讯 机构动态 专题报道 冠基风采 视频新闻 疫情新闻
  • 我要公示
登录 注册
新闻资讯
社会恶习,不仅仅是一口痰的事
2013/05/08
3565

5.jpg

一串咳嗽声后,就听到痰液落地声,这是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表示,痰是很多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其中藏有细菌、病毒等。随地吐痰,痰变干后,其中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就会飘散到空气中,成为传播流感、麻疹、流脑、肺结核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研究显示,公共场所中,有6%的痰带有结核菌,这些细菌可在干燥痰内生存6—8个月。因此,建议人们随身携带卫生纸,有痰时最好先吐到纸上,包起来后再丢进垃圾桶。

当然,社会上人们常见到的不文明、损健康的社会恶习,绝不仅仅只是一口痰的事。诸如:乱扔垃圾、公共场合吸烟、便后不冲厕、打喷嚏不掩口鼻、公众场合脱鞋抠脚、患传染病无防护下与人接触……我们的身边总有出现这样的社会文明相悖的现象。而人们往往对此现象尽是怒而不言。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闯红灯”,一直被视作陋习中的“老三样”,但尽管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对于文明行为的追求似乎并没有提高,许多新的陋习被列入了不文明行为中,“老三样”变成了“新十样”。这样的变化无不令人深思、警醒和震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社会公德,也是文明市民的基础,要讲,更要做。前些天看到这样一段对话,采访者问一位成功人士“您是如何做到像现在这般成功,人们对您也如此尊重?”这位受访者的回答是“我一直是按照幼儿园老师交我们的那样做。”是啊,反观回去,其实生活中要求做到的并不难、不多。在懵懂初开的年纪,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但何以这般简单的举措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是将其丢失?反是在社会上常见到不各样的陋习呢?

社会文明需要所有人对此的认知达到一定的水平,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所提高。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树立文明形象,告别不文明行为,自觉提升文明素质。而不应该让我们重复幼儿园的教程,学习那些我们早已应该牢记在心的“文明知识”。

  • 信息公开
    • 财务披露
    • 品牌宣传
    • 制度/报告
    •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 精准帮扶
    • 健康福祉
    • 优质教育
    • 慈善活动
    •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 资金捐赠
    • 物品捐赠
    • 志愿者服务捐赠
    •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 简介/捐赠账号
    • 荣誉大事记
    • 完善治理(理/监事会)
    • 科学管理(秘书处)
    • 加入我们
  • 新闻资讯
    • 慈善资讯
    • 机构动态
    • 专题报道
    • 冠基风采
    • 视频新闻
扫码关注深圳市慈善会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友情链接:后台管理系统入口
主办单位:深圳市慈善会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12号中民时代广场B座3楼 邮编:518112
Copyright © 深圳市慈善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0400号 咨询热线:0755-82470109 Powered By 公益啦 技术支持:400-995-7889